2009年1月20日星期二

雷励十年★1998年雷励远征队员回访之宋映泉

姓名: 宋映泉
教育背景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育经济学博士
工作单位与职务: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教授
雷励身份:(雷励国际98中国远征队员,雷励中国高级顾问)


1 您在1998年雷励远征中都有什么有趣的经历?
1998年雷励远征中有许许多多有趣的经历,记忆犹新,随便一回忆就是一打。那确实是一场远征,一场认识自我、认识背景迥异的他者、认识不同的文化、同时也认识大自然的远征。太多经历,只好随便挑几件来分享。
其中最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发现差异”和“解决冲突”。记得在去雷励之前,《中国青年报》“青春热线”的主编兼“热线线长”陆小娅就对我说:“很好啊,我等你回来讲‘冲突’的故事。”当时我在“青春热线”做志愿者,自以为是一个温柔谦逊、善解人意、宽容忠厚的谦谦君子,怎么可能跟人有什么大的冲突?可是,冲突从一开始就出现了。这种冲突是起源于差异而导致对不同事物的嘲笑或者鄙视或者不接受或者表现出某种优越感或者自卑感。这种优越感或者自卑感似乎有民族的、文化的、国家的、个人的、心理的、社会的等等方面。在长城的启动仪式上,其他国家的国旗都有人收走,我们的国旗还留在那里,有中国队员为此十分不满,认为是对外国队员对我们的故意轻视和挑衅;从北京开往济南的火车上,发放食品其中有驴肉,大多数的外国队员(尤其是英国队员)觉得十分奇怪,表情很是夸张,我们中国的一些队员仿佛受到了歧视或者侮辱,也很觉不爽。在济南集训还没有分组时,外国队员看到有厕所里屎尿横流蛆虫蠕动的情形就无法入厕,便用相机拍摄作为纪念,这些举动让不少中国队员议论纷纷,说他们没安好心要让中国人丢丑,故意猎奇中国之丑陋一面。后来我们分到各自的小组,冲突表现在吃喝拉撒的琐碎的事情上。比如,关于洗碗的最后一道程序是什么,英国人认为把碗放在有碘的水里过一遍就能确保卫生;而我们中国人认为那实在滑稽,最后无论如何需要在清水里把碗清洗一下……在我们眼里,一个印度队员太懒惰、太好色、太好出风头;一个英国女队员太易怒、太咄咄逼人、太外强中干……我们开始很不愿意跟这些人交往。但当整个项目结束的时候,在游览故宫、在长征的BBQ之夜,我们之间一切的误解和冲突似乎都消解了:我们的差异和冲突是来源于人性的卑劣和自以为是的骄傲;当我们的心灵走进彼此的时候,人性的高贵和爱的光辉就出现了。我们彼此拥抱在一起。我们学会了尊重、欣赏、接受和拥抱跟自己不一样的东西。
在雷励中我跟好些人有深入的交往,但与一个叫Ash英国小伙子的交往值得一提。他是牛津大学林肯政治学院的毕业生,20岁左右的样子。他母亲是一个德国人,父亲是一个印度人,或者相反,他有一个奇怪的中文名字叫“汗有光”。他满脸络腮胡子,象个虔诚的犹太青年。他的理想是当英国的教育部长、改革英国的教育制度。他可能意识到英国的教育出了问题。在许多中国队员口中他始终是一个笑谈,一个典型的书呆子。在盐城丹顶鹤保护区环保项目的第一个晚上,我们在刚搭好帐篷,升起火堆,几个外国女队员突然紧张起来,原来是出现了一条颜色鲜艳的小蛇。Ash很从容,他安抚大家“不用紧张,我回去拿书来看看,看它到底有没有毒,然后我们商量如何处置它”。我说他象一个虔诚的犹太青年,是因为他还不是犹太教徒。他说他不够格;但他希望能够皈依犹太教。他常常引经据典:《圣经》〉上如何说,或者某某拉比(犹太教中对律法很熟悉的教师)如何说。当时我对犹太教可以说一无所知,因此常常嘲笑他的《圣经》,嘲笑他的“上帝”。整个雷励结束时他要在北京多住几日,就请求能否住在我的宿舍。有几夜我们一起在北大外的小饭店喝酒谈笑。在喝酒当中,他认为雷励远征中遇到的某一个中国女孩一定喜欢他;我说不一定。他说他又幽默又英俊一定招人喜欢;我说他自作多情。他指的那个女孩是在某一个小镇上一个木匠的女儿。这倒没有影响我们之间的友好关系。但后来,我们为发生在我们小组当中的一个“啤酒事件”再起争论,这个争论影响了我们的关系,直到他离开中国的时候。
所谓“啤酒事件”就是当时雷励有个规定:不准私自喝酒,否则遣送回家。但是在丹顶鹤保护区环保项目结束前,保护区的同志们准备了丰盛的欢送晚宴。面对酒的诱惑,大家都问副领队Andy的意见,当时领队Maria 不在。他便勉强同意大家可以喝啤酒、但不可以喝醉,同时不要让Maria知道。事情最后还是曝光了。按规定我们组的全部队员理应被全部遣送回家。后来的雷励总部的处理是Andy被遣送回香港。全组人员都为Andy惋惜,觉得他是一个好领队,他个人承担了我们的全部责任。但Ash不同意。他认为Andy被遣送是理所应当,当初他允许我们喝酒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在我们小组中,Ash一直被人认为是“叛徒”。我的质问是“那你当时不是也喝了酒吗?”。他的回答是“确实,但他作为领队同意了,那我们可以喝”。回过头来看:Ash是对的;雷励总部的做法是对的。
我还记得一件我欲征服一个小山峰最后败下阵来的有趣事情。记得在穿越沂蒙山的远征中,有两天我们扎营百花峪。其他队员爬蒙山顶峰“二子挂月”去了,因为我的脚受伤,便与其他两个队员留在在营地休养。那天下午,我觉得自己需要活动一下,便打算去征服一下附近一个看上去不高的山峰。结果便准备了一些干粮上路了。越爬越高、越爬越远。营地变得很渺小,世界似乎都离自己很远,而自己离自己最近。一种孤独感油然而生。人干吗要去征服?征服之后又怎样?当时都不知道是不是过了顶峰。上峰容易下峰难。见天渐渐暗下来。我还没有找到安全下岩的路,在一个有2-3米的巨石上,我只好眼睛一闭,硬往下跳了。没有征服那个看上去不高的山峰,认识到人在自然面前的孤独与渺小。于是,我安全地回到了营地,手脚都是伤。

2您觉得您在远征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认识自己,认识人性,认识自然。

3 请谈谈您在98之后的十年经历。
98年夏天回来之后,跟一个自己在纠缠中恋爱的女孩健康地分手。1999年夏天结婚。2000年8月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博士,2007年1月回到北京。目前育有一女一儿。

4 您觉得雷励远征对于您人生的发展和之后的生活态度有什么影响吗?
雷励远征是我人生中极为重要的一段经历。尽管就一个夏天,就那么2-3个月,但那段经历的影响持久而深远。主要是体现在对自我的认识,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宽容,尤其是对差异的尊重和接纳。自己变得宽容和博大,不轻易嘲笑和判断与自己不同的人、事、物、习惯和文化;对人性中的脆弱、卑微和高贵与美好有更深刻的认识;学会和谐生活:与自己和谐、与他人和谐、与自然和谐、与上帝和谐。

5 最后,您有什么话想对新雷励人说?
去参加一场远征是绝对值得的!不用太久,3个月足够了。你不是去征服世界,而是要认识你自己。那样的远征看上去是向外的,但真正的收获却是向内的:那是一种心的收获。因为你的内心知道你需要什么;因为你的内心知道你怎样才会快乐。

1 条评论:

  1. 仿佛再一次聆听到宋哥哥的教诲。

    回复删除